金門第一棟零碳宅 每月賣電賺6000元

?
?劉華嶽在自家頂樓建置太陽能發(fā)電板,供給自家用電,甚至還能賣回給臺電。(記者吳柏緯攝)

[記者吳柏緯/金門報導]曾在德國擔任建築師的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劉華嶽,深受德國環(huán)保建築的影響,因此回臺後積極推動零碳住宅的概念。過去曾將位在桃園的住家改造成冬暖夏涼的綠能屋,近年又在金門蓋出島上第一棟零碳住宅,靠著風力發(fā)電塔、頂樓太陽能發(fā)電板,一個月平均可發(fā)30度電,賺進6000元,而零碳宅每月電費僅需2000元,每月可靠發(fā)電進帳4000元。
劉華嶽說明,太陽能板建置費用約60萬元,今年1月起正式發(fā)電,平均一天可發(fā)電30度,最高一天發(fā)電量達62度。
不過建置太陽能板的高額費用恐造成民眾卻步,劉華嶽建議,可向銀行貸款或是和太陽能業(yè)者合作發(fā)電賣電,減輕負擔,預計10年內即可回收成本,且臺電保證收購期達20年,相當劃算。

除了自主發(fā)電外,整棟建築完全不使用排碳量比較高的瓦斯,煮飯燒水甚至洗澡都用電,劉華嶽表示,設計的初衷就是希望在不影響生活習慣的前提下做到零碳。因為隔熱好,空調不會太耗電,連地板都有隔熱,可有效避免金門冬季反潮。

此外,劉奇嶽還設置了水資源回收供輸系統(tǒng),收集雨水和自來水,利用燒過的牡蠣殼過濾水中的磷,再用高粱桿過濾容易造成水發(fā)臭的氮和氨,回收水就可定期供應庭園的景觀魚池,達到水資源再利用的效果。

?
?劉華嶽在金門打造的零碳住宅。(記者吳柏緯攝)